了不起的中国军人丨高光时刻之外仪仗兵有着这样的平凡世界

  营员风采     |      2024-10-25 07:25

  国庆期间,“中国式浪漫”再次刷屏网络。数以万计的群众齐聚广场,观看升旗仪式。迎着日出,伴着雄壮的国歌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这是属于每一位中华儿女的“高光时刻”,而守护这个“高光时刻”的群体,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仪仗兵。

  作为中国军队一张靓丽的名片,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无数重大场合中,中国仪仗兵都用他们那坚定而整齐的步伐、威武且挺拔的身姿,展示着中国军人的风采、彰显出泱泱大国的豪迈。

  走近这群“门面担当”,你会发现,合着时代的节拍,一代代仪仗官兵将青春奉献祖国,用行动践行使命,在平凡岗位创造非凡业绩,书写着属于他们的军旅人生。

  10月1日清晨,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在北京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提起北京奥运会,郭凤通印象深刻。那一年,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他作为一名护旗兵,见证了百年奥运梦的实现。现场直播给了郭凤通一个特写镜头,也为他青涩的青春留下宝贵的影像存档。

  时光飞逝,2022年,郭凤通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担负升旗任务,有幸成为了同时参加双奥任务的仪仗兵之一。时隔14年再次登上“鸟巢”的升旗台,他接过战友传递的旗帜,用简洁有力的动作,分秒不差地将奥运会会旗升向祖国的天空。

  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经历,郭凤通感慨万千。从入伍到“入列”,这条路,他扎扎实实走了两年。

  “刚开始训练时太过笨拙,步调不一致,手脚不协调,总是找不准状态。”郭凤通回忆道,与他同批入伍的战友,有的在半年后就被编入了仪仗队,而自己却始终处在苦苦摸索中。

  一次站岗时,郭凤通远远看到战友们身着礼服参加任务动员。刹那间,羡慕、着急、失落以及对自己跟不上节奏的苦恼一股脑地涌上心头,眼泪便不争气地往下掉。他感叹地说:“那时候是真着急啊!”

  此后,郭凤通开始了没日没夜的苦练。随着不断的加班加码,郭凤通如愿编入仪仗队,开始了自己的仪仗生涯。

  在一次任务合练中,执行队长的出色表现吸引了站在队伍里的郭凤通。“当时就觉得执行队长可真神气!”执行队长地位特殊、责任重大,因此被称为仪仗队里的“定海神针”,只有极个别非常优秀的仪仗队员才能担此重任。尽管条件苛刻,但郭凤通却表现出了“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

  军校学习期间,郭凤通在完成学业的基础上,每天还会抽出1个小时,对着墙壁练习口令发声,一年四季风雨无阻。不仅如此,他还将自己的口令录音,发送给担任过执行队长的前辈,拜托他们进行辅导纠正。对于郭凤通这股坚持不懈的拼劲,大家伙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次大会中,学院领导肯定地说:“如果我们每一名学员都像郭凤通同志一样,还有什么事是干不好的?”

  时至今日,郭凤通已圆满执行大小任务600余场。或许在他人看来,这些都足以成为炫耀的资本,而在郭凤通眼里,却始终是持续不断的鞭策与激励。他坦言,自己也并非外界描述的那样时刻光彩。

  “训练难免会有想要放松的时候,一个动作反复做,没有人会始终觉得有趣。”回忆起备战2019年国庆阅兵的日子,郭凤通说,“在高温与热浪的包裹下,我们踢出的每一步,汗水都狠狠地砸向地面。被浸湿的衬衣仿佛刚被水洗过,紧贴着队员们的胸膛。”

  为使高擎的党旗真正做到平稳前移,郭凤通主动在旗头挂上水泥砖,在小腿绑上铁沙袋,每走一步,都要用上浑身力气。不仅如此,因注意力长时间高度集中而产生的巨大精神压力,也成为他必须要过的一关。“这是一场身体与意志的较量,任何一点松懈都可能影响任务的圆满完成,只有平时练到极致,才能确保场上万无一失。”

  2019年10月1日,站在长安街上,高擎着党旗的郭凤通浑身充满力量。当铿锵步音响起那一刻,他感到浑身的血液瞬间沸腾。

  现如今,已经担任中队主官的他时常会思考这样的问题:如何将自己的成长经验传授下去,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仪仗兵?“不但要自己过硬,更要让带的战士们同样过硬。”郭凤通表示,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是培养仪仗兵“挑大梁”的基础。自己带的兵,也要有在每一次任务中都能战胜惰性,迎着困难顶上去的精气神。

  “如果昨天的你显得很出众,说明今天的你还不够成功。”这是涂李响在接受采访时给记者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在大家看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高举国旗通过是涂李响的“高光时刻”,而对于涂李响而言,这仅仅只是人生中的一小段经历,而并非炫耀的资本。他一直强调,刻苦训练、圆满完成任务,是一名仪仗兵应有的素质。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郭凤通、涂李响、王子赫高擎党旗、国旗、军旗通过。资料图

  如今,从阅兵场上走下的涂李响已是一名中队指导员。在战友们看来,涂李响十分自律,不仅仪仗专业动作过硬,体能考核也次次名列前茅,特别是三公里项目,每次都能跑进全队前三名。“我首先是一个兵。”涂李响告诉记者,“指导员不一定非要讲大道理,做好榜样、做好示范,同样能起到效果。”

  以身作则是自我要求,察言观色是应有素质。作为指导员,涂李响能够通过观察战士们的一言一行,及时发现他们在身体和思想上的细微变动。

  一名战士在训练时脚部受伤,但为了能执行任务,悄悄隐瞒了病情。涂李响发现他走路有些轻微跛脚后,便主动上前询问,第一时间带他就医治疗。涂李响说,仪仗兵平时训练很辛苦,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可大家都是“轻伤不下火线”。自己作为带兵人,如果不能及时发现问题,不仅是对战士们不负责任,更是对任务不负责任。

  私下里,几乎每个人都会用“对我们特别好”来评价涂李响。有战士生活上遇到困惑,涂李响会主动靠上去,耐心开导、谆谆教诲;有战士家庭突遭变故,涂李响就第一时间联系家人,尽己所能地给予帮助;有战士想考学,涂李响便结合个人经验,积极分享备考心得,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军旅生活……

  “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个很腼腆的人,总有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感觉。”谈到自己的指导员,张崇浩面露喜色地说。他还告诉记者,涂李响几乎从未对大家发过脾气,更多时候,他总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子,激励战士们莫因一时的挫折和困难就轻言放弃。

  直到今天,涂李响谈到一名自己带过的战士,言语里还充满了自豪和欣慰。在他和中队的帮助下,这名战士以大队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国防科技大学。“这是一个育人的过程,对我也是一种激励。”涂李响说,如今的责任让他明白,自己作为带兵人,面对新时代更加年轻、更加活跃的战士,更要有一种“平芜尽处是春山”的耐心和自信。

  “做一个有用的人。”这是涂李响的人生信条;“发现每一名战士的闪光点。”这是涂李响的工作目标。他如同一面旗帜,平日无声,但总能在风起时刻,迎风招展,成为大家心中的标杆。

  2022年初秋,第九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交接仪式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举行,随即,阔别故土半个多世纪的志愿军烈士终于搭乘运-20,在歼-20护航下回到了祖国怀抱。这一幕感动着许多海内外的中华儿女,也感动着曾多次执行迎接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任务的王子赫。

  谈及自己执行过的任务,王子赫如数家珍,甚至连每一个细节都记忆犹新。但执行烈士遗骸交接任务,于他而言是最特别的,因为他从中感悟到了生命的分量、忠诚的分量。

  首次受领烈士遗骸交接任务时,王子赫还是一名上等兵。任务光荣而艰巨,给他的第一感受,是训练时需要托举的重量超乎想象。

  “光是托举的模拟棺椁就足有50斤重。”王子赫说道,如果不是专门练习过臂力和稳定性的人,别说托着走路了,仅是单纯地抱起来就足够吃力。如何将托举动作练习得更稳更有力?王子赫给出的答案是:加重与加练。

  加重是指在棺椁的原定重量上,再增加一倍。然而,当长时间的托举让人体肌肉的承受能力达到极限后,松手便成了一种难以克制的本能反应。可即便如此,他们却始终咬牙坚持,没有一人将模拟棺椁摔落在地。

  “由于上肢肌肉已经超负荷承载,战士们吃饭时握不住筷子,拿不起勺子,手抖得无法端碗,只能用双手将其捧住;晚上睡觉时,甚至在朦胧中还能感受到肌肉的抽动与疼痛……”这些画面王子赫依然历历在目。

  闯过加重关,接踵而至的是正式任务前千百遍地反复演练。“那是一段异常难熬却又意义非凡的时光。”为了确保任务中不出现任何意外,王子赫每晚都会抱着50斤重的训练物,绕着操场一圈一圈地走。或许是负重过量,王子赫至今还会隐隐感到腰部不适,但他认为那是拼搏留给他的印记。

  随着任务的到来,王子赫如期站在了迎接第四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任务的队伍中。当他抱起烈士棺椁的一瞬间,脑海里浮现出志愿军前辈们迎着炮火、伴着军号,冲向敌人阵地的场景。那一刻,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那一刻,他感受到了生命的分量。“如果不是老一辈的付出,哪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王子赫感叹道。

  近期,王子赫已奔赴新兵营,为仪仗大队培养新鲜血液。作为指导员,大到新兵们的思想工作、心理疏导,小到战士们的衣食住行、生活起居,王子赫都始终记挂在心。“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王子赫坦言,对他来说,青春正当时,新兵们的活力让他看到了兵之初的自己。

  如今,王子赫的目标是带好新兵,帮助他们走好兵之初的第一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王子赫的青春感悟,也伴随他步入军旅人生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