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知名度与论文载量均排在前列的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一直遭受“学术垄断”“借鸡生蛋”的质疑。近日,中国科学院因为“近千万级别”的续订费用计划停用知网的消息,再次将中国知网推上风口浪尖。
据“红星新闻”报道,一封由“中国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发出的邮件在网上流传,邮件指出“多年来,CNKI数据库凭借其在中文期刊数据库市场上极具影响力的市场地位,对续订价格始终维持着较高涨幅。”2021年和2022年,中科院集团CNKI数据库订购总费用均达到千万级别,高昂的续订费用是中科院暂停合作的首要原因。
中科院图书馆处相关负责人向“红星新闻”证实了这一消息,中科院自2022年4月20日起,将停用CNKI数据库,用万方和维普替代。
4月19日,知网官方微信公众号做出回应,知网和中科院的各项服务未出现服务停止或中断,将继续向中科院所属各院所提供正常服务,直至2022年度协议签署并启动服务。
“医学界”从中国政府采购网了解到,广州医科大学2022年度中文电子资源采购项目中,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引文数据库)的中标金额为855875元,中科院计划替代知网的万方和维普中标金额分别为228211元、97000元,医学生常用的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华知识库中标金额为97500元,知网的价格远超过其他数据库。此外,广州医科大学还采购了价值58000元的知网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
2012年12月,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宣布,因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商家涨价过高,双方未达成使用协议,自2013年起1月1日起将暂停使用该库平台。
2013年和2016年武汉理工大学两度因涨价而宣布暂停使用知网。据武汉理工大学汽院研究生会,中国知网数据库在2011年至2013年间涨幅分别为11%、24%星欧平台、20%。2010年到2016年(报价)的涨幅为132.86%,年平均涨幅达18.98%。
北京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金陵科技学院等学校都发过类似的通知。
2016年4月1日,北大图书馆在声明中写道:我们仍在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进行谈判,努力坚持争取到合理的条件,不向商家过分的涨价行为轻易妥协。
《中国青年报》曾针对此次事件发表评论《谁来管管中国知网的垄断暴利》,2014年,知网对云南大学的报价从40万元涨到70万元;从2013年开始星欧平台,首都师范大学在知网的花费为150万元、179.99万元、215.99万元。知网涨价的幅度每年都在10%以上,且所报价格均是“死数”,没有谈判余地。
“中国知网还带有极强的垄断性——它不仅是国内知名度与论文载量均排在前列的中文数据库,还被有关部门批准为我国唯一的正式出版博士学位论文的学术电子期刊。正因带有唯一性,就限制了用户选择使用其他数据库的自由,知网也就有了利用垄断地位肆意涨价的底气。”
中国知网所属公司为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同方股份财报显示,2020年同方知网主营业务收入11.68亿元,毛利率高达53.93%。与连年涨价和高额毛利率相对应的是,中国知网付给作者的稿费十分低廉,甚至部分学者未收到稿费。
2021年12月,中南财经大学退休老教授授、经济史学家赵德馨指控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中国知网收录100多篇文章。赵德馨教授将知网告上法庭后,获赔70万元。老人家赢了官司但此后文章全部被知网下架。
和赵德馨教授一同参与著作的部分老师不愿一起起诉知网,因为担心文章被下架或不再被收录文章。
昨天,据《长江日报》的采访,知网发布说明向赵德馨教授道歉后,至今没跟他商量过论文上架的事情。这明显违背了知网建立的初衷——共享、传播学术成果。
赵德馨起诉中国知网引发热议后,1月6日,清华大学教授仲伟民曾表示,“知网依靠对学者及期刊权利的榨取起家,随着知网用户的扩大,学者和期刊已离不开知网。因此,对其恨爱交加,身心分裂,导致作者及学术期刊不仅不敢得罪知网,甚至还要经常求着知网,知网似乎成了学术期刊的衣食父母!”
中国知网侵犯著作权的问题存在已久。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旻向“中新经纬”表示,“大多数论文作者发表论文,目的是为了传播自己的观点,而非获取收益,所以作者即使知道了被侵权,也会为了扩大论文的影响力而不去主张权利。”
[1]中科院因近千万续订费暂停与知网14年合作?官方:属实,年内应无合作计划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