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深圳。在儿子离世的第11天,37岁的宋清辉和妻子一起与儿子正式告别。他们在殡仪馆的化妆间见了孩子最后一面。妻子撕心裂肺地哭喊着,宋清辉在一旁也痛哭失声。
11月23日早晨6点多,在微博拥有1014.6万粉丝的“财经大V”宋清辉,痛失爱子——他12岁的儿子宋昊然,从自家小区的17楼坠下身亡。
当天,宋清辉在自己的微博上公布了这个不幸的消息,同时附上了一张孩子坠楼现场的照片。让他始料未及的是,网民们留下了排山倒海般的指责和骂声,痛斥他“冷血”,“消费自己孩子的死亡”。同时,他的微博被禁言,疑是因发布血腥的坠楼现场照片。再度开放时,宋清辉只保留了“孩子离开我们第八天”的一则相关微博。
在这条长微博里,宋清辉对儿子的离世,从家庭、社会和学校三方面的责任做了较为理性的反思。但是,网民们似乎仍不买帐,在他微博下留言的主要观点是:孩子走了,当父亲的还有心发微博;言语间未见多么悲伤,把责任推给社会,却无心反思自己等等。此外,因宋清辉曾在微博建议“中国人应取消一半假期”,以及在微博上常年宣扬各种“正能量”,此刻也成了网民们对其嘲讽的素材。
有观察者认为,心理学上有“悲伤的五个阶段”理论,按照这个理论,人在遭遇重大心理创伤的时候,会经历五个心理阶段,包括:拒绝/否认;愤怒;协商;沮丧;接受。公平地来看,宋清辉在儿子坠楼后的言论,未见得有多么出格。
在儿子坠楼离世的当天,宋清辉所发的第一条微博是:“今天早上大画家宋昊然突然走了,只言片语都没有给我留下,等他回家我非要打他!”这更像是在以玩笑的口吻,试图否认和拒绝这个冷冰冰的事实。
很快,他的悲伤转换成了愤怒,而表达愤怒的方式之一,就是认为有人应该对儿子的离世负责。在微博上,他写道:“今天早上,我的孩子宋昊然在玉湖山畔跳楼了,罪魁祸首是某某大学附属某某学校。” 稍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宋清辉认为,过重的作业负担、学校频繁的考试及“唯分数论”、对孩子心理辅导不及时、流于形式都是导致孩子高空坠亡的重要原因,而“学校主管部门一直在回避,试图推卸所有的责任,非常令我们无法接受!”
接下来,是“协商(讨价还价)”阶段,包含着与自己的沟通,也包含着与周围相关部门的多次互动及达成谅解。他在今日头条上发布文字称:“孩子已经走了,不可能再回来了。这几天,我与家人万分悲痛,不停在自责自己。孩子选择离开,有家庭、社会等多重原因,也不能一味责怪学校。之前,我的言论有不当之处,请大家理解我作为父亲的悲痛。这几天,街道、社区以及学校和老师们,都对我们表达了慰问。”
“早上,去儿子宋昊然的房间,阳光照在墙上他的一副还未完成的画上面。他离开的前几天,还告诉我说,爸爸爸爸,我的这张大画还有一个月就可以完工……”相较“沮丧”,这些文字开始更多地透露出他内心的悲伤与凄凉。
他希望社会各界不要再讨论孩子的事情,让儿子在天之灵安息;他把儿子生前所画的画一一拍照,准备永久留存;在孩子离世后的第11天(12月3日),他送别儿子,跟儿子正式告别。
相较于微博留言一边倒的冷嘲热讽,他在今日头条上对儿子的怀念,倒是得到了许多温馨的回应:
“昊然,一路走好!天堂不再会有学业的压力。愿您把天堂的美好,画给你的爸爸和妈妈。别太贪玩哦~”
“昊然小画家,愿你在天堂自由自在,接着画完那一幅大作品哦!愿天堂没有作业没有考试,愿天堂有温暖和充足睡眠,有梦想飞翔的天空!”
但不知什么缘故,11月30日,宋清辉在头条发了一篇股市述评:《“跨界风”续吹,“追风股”宜远离》,这下又捅了马蜂窝,嘲讽的评论再一次如约而至:
“你不是嫌假期多吗?”“内卷之王宋清辉!”“这心理素质杠杠的!”“这波操作真不像是当爸的~” “别再工作了,多关心下家人,尤其是你的爱人!”
还有网民分析了宋昊然的绘画作品,认为:“孩子的画感觉好压抑,没有一幅画是笑的。”“孩子的画中除了郁闷色彩,没有一丝的快乐。”由此推断,孩子平时就有沉重的心理负担,而未能得到家长及时的关注和开导。
作为一位习惯了在社交平台生存的网络大V,宋清辉尝到了进退两难的滋味:不工作不行,工作也不行;在网上表达对孩子的追思,在他看来是最适宜的做法,但在网民的眼里,却很容易被看作是“消费儿子”、“冷血无情”;他擅长的是理性分析、政策解读,但此情此景之下,网民们最不想看到的就是他的理性和解读;他承认了自己家庭教育的失败,立志痛改前非,但却很难一下子就看到及拿出来改变的方法和途径,但网民偏偏就想看到他“脱胎换骨”式的保证……
早在今年6月,自称“著名经济学家”的宋清辉,就曾经历一场关于他的学历、著述水平,以及是否称得上“经济学家”的质疑风暴。如今,在经历着巨大的丧子之痛的同时,他又经历着一场异常纠结的质疑与盘问,这关乎人性,也关乎他作为“正能量大V”之外,一个父亲的角色。
近日,宋清辉接受了凤凰网记者的深度专访,回应了儿子坠楼事件后,网民关注和质疑的诸多焦点问题。
凤凰网:11月23日早晨,孩子离家15分钟后,你是从哪里得知孩子坠楼的消息的?孩子为什么会跑到那个小区跳楼呢?他是对那个小区特别熟悉吗?
宋清辉:不是跳楼,是坠楼,这个需要更正一下。我是第一个发现孩子的。孩子是在我们居住的小区坠亡,不是网上传言别的小区。孩子从17楼一扇未安装防护栏的窗户处,坠落在二楼封闭的阳台上。由于小区二楼的一扇窗户安装有防护栏,给我争取时间救他带来了困难。当时我用尽全身力气一把拉掉了安装在窗户上的防护栏,跳进二楼阳台上。早上很冷,他一个人静静地躺在那里,显得很孤单,脑边一滩鲜血。当时现场只有我们两个人,孤单无援,我一边不停地为他做人工呼吸,一边拨打120、110和我家人的电话,等他们赶到的时候,我摸到儿子的手已经有些凉了。孩子妈妈抱着他悲痛大哭,我则求助深圳120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员说一定要尽力救他,不惜一切代价。
凤凰网:你曾说,那天因为工作忙,没有开车送孩子上学。平时都是你开车送孩子上学的吗?从家到学校,开车需要多长时间,路上你们喜欢谈些什么呢?放学回家是谁接他的呢?
宋清辉:孩子刚上初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我几乎每天都是开车接送孩子上学。从家到学校,开车需要15分钟左右的时间,路上我们很少谈论,因为他起得早,有些困倦,我也希望他能够闭目休息一下。后来,在上学路上遇到不少他们同校的学生,有的骑自行车上学,有的坐公交上学,还有的骑电动自行车上学。我就问他,你以后也可以骑自行车上学。平时,他很喜欢骑自行车,就一口答应了下来。但是,我也同时告诉他,如果哪一天你不想骑自行车,或者骑累了,都可以随时告诉爸爸,爸爸马上开车来接送你。
凤凰网:有关的新闻报道中说:“孩子母亲表示,希望了解事发前孩子到底经历了什么。”关于这一点,现在有新的进展吗?
宋清辉:孩子已经走了,不可能再回来了。这几天,我与家人万分悲痛,不停在自责自己。孩子选择离开,有家庭、社会等多重原因,也不能一味责怪学校。之前,我的言论有不当之处,请大家理解我作为父亲的悲痛。这几天,街道、社区以及学校和老师们,都对我们表达了慰问。谢谢大家的关心,逝者已矣,生者珍惜,敬请社会各界不要再讨论我孩子的事情,让孩子在天之灵安息。让我们家人摆脱悲伤,回归平静!
凤凰网:在最近的新闻报道里,还有这样的披露:“经过这次失子之痛,宋清辉表示,他们和儿子宋昊然的妈妈都立志做出改变。今后,不会再让孩子埋头于书本考试,会让他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自由成长成材。”如何理解这段话?意思是你家里还有一个或几个孩子吗?
宋清辉:他还有一个形影不离的玩伴,就是他的弟弟。哥哥走后,弟弟说哥哥走了,再没有人跟他玩了。
弟弟比哥哥稍小,受哥哥影响,他的爱好也是画画。除此之外,他对音乐很敏感,很喜欢弹钢琴。除了说“哥哥走了,再没有人跟他玩了”,还是会玩哥哥平时跟他玩的那些游戏。他们兄弟俩平时喜欢玩纸片游戏,就是把坦克、飞机、人物等都画在很小的一片纸上,然后在一张大纸上绘好地图,进行战争模拟。
哥哥走后,我们对弟弟的养育思想发生了重大改变星欧平台,今后希望他自由成长成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今后,我们也将会更加注重家庭教育,在工作和生活之间取得平衡,不会再像以往那样拼命工作。
凤凰网:在宋昊然12年的成长历程中,你记忆最深的是哪一件事情呢?和孩子之间有温馨的互动吗?
宋清辉:这几天我的思绪很乱,满脑子都是儿子鲜活的形象,一幕又一幕,想着想着就会默默流泪,记忆中的每一件事情都很深刻。我们父子一场,虽然只有短暂十二年,我觉得也很值得。
他上小学二年级之前,几乎每天晚上都会骑在我的背上,把我当马骑。我们在一起欢声笑语,日子过的很幸福。后来,直到他上初中,有时候放学回家,我还会牵着他的手回家,路上有说有笑。但是,路上遇到熟人,他就立刻把手缩了回去,那一刻,我觉得孩子长大了,时间过得好快。
凤凰网:孩子的小学时代,他的学习负担重不重呢?他有没有自己的解压方式?你和孩子的母亲,有没有帮孩子解压呢?
宋清辉:整个小学阶段,孩子的学习负担并不重,我们也没有给他报任何课外班,玩耍和画画的时间很有保证。
孩子自己的解压方式主要是看书、画画以及到郊野公园远足,我的微博里,至今仍旧保留有大量我们在户外的活动记录。孩子非常喜欢大自然,我们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到郊野公园去运动,行走两万多步。
每逢节假日,我们都会带他去最喜欢的图书馆看书。几乎每个周末,孩子的母亲都会做孩子喜欢吃的食物,给孩子讲绘本,孩子听的津津有味。
凤凰网:孩子从小学到上初中,你对他的期望是什么?你们经常讨论哪些问题呢?
宋清辉:我们对他的期望也是他的兴趣所在,他对自己的期望是成为一名像梵•高一样的画家。我们在一起的时候,讨论最多的还是绘画、艺术、军事和历史等领域相关话题。但是不管怎么谈,最后还是会慢慢回到画画这块。
凤凰网:有关报道称,孩子一岁就开始学画画了,不知是真是假?当时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是孩子自己喜欢画画吗?是孩子妈妈教他,还是给他报了培训班,或者是让他自由自在地涂鸦呢?
宋清辉:我们也是突然发现孩子喜欢画画的“天赋”,他一岁的时候,每当看到纸和笔,就会非常兴奋,会立即拿起来涂鸦、乱画。后来,我发现他画的还挺丰富生动,就有意识引导。目前,他从小到大几乎所有的涂鸦、绘画作品,我们都专门保管了,一直到永久。
凤凰网:今年7月26日,你在微博上写道:“为学生减负,就是为家长减负,可谓大快人心,深得民心。” 为什么说“为孩子减负,就是为家长减负”呢?当时,是明显地感受到孩子的学业压力了吗?这些压力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呢?在孩子离世前,你和孩子母亲注意到了他情绪或者心理上的反常,这些反常有什么具体表现吗?
宋清辉:当时,我感受到一些他的学业压力,于是有感而发。我观察到,孩子的学习时间越来越长,每天做作业都要做到很晚,甚至还有不少当晚做不完,第二天上学前突击补作的情况。
孩子的性格内向,但有时候跟弟弟打闹的时候,也像一个外向的孩子。离世前,我和爱人没有注意到他情绪或者心理上的反常,感觉跟平时一样。孩子离世后,我们一直在自责,没有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是我们永远的痛。
宋清辉:严父和慈父这两者间兼有之,但更多的还是严父。近年来,孩子的学业越来越重,我的工作也并不轻松,每天都要忙到深夜,跟孩子的交流时间没有像之前那么多。
凤凰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你认为过重的作业负担、学校频繁的考试及“唯分数论”、对孩子心理辅导流于形式都是导致这一悲剧的原因,现在你仍然这么认为吗?在今天,这些现象都是普遍存在着的,并且有它深层的根由,也就是“全社会仍然重视分数和升学”。那么,作为经济学研究者和学生家长,你认为怎样才能使这些现象得以改变呢?
宋清辉:孩子选择离开,一味责怪学校肯定不妥,也有我们家庭教育方面不可推卸的责任。要想改变“全社会仍然重视分数和升学”这个现象,有必要对考试招生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不要强迫一条鱼去爬树,同时还要更加注重家庭教育,例如父母带娃,将来要“持证上岗”、家校之间加强联动,合力育人。
凤凰网:你反思在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包括:工作忙没有照顾好他,没有给他足够的爱和安全感,忽略了孩子自身心理承受能力。孩子临走之前,你和他妈妈有注意到他情绪或者心理上的反常吗?你们是否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呢?
宋清辉:我们有注意到他情绪或者心理上的反常,也采取了语言安慰等应对措施,但没有想到是这个结果。对我们来说,很突然很意外,不能接受。
我觉得,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是非常有意义的,它有助于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确保学生心理状况稳定和安全。对于测评结果有异常的学生,能够及时给予重点关注,在关键时刻甚至还能够挽救一个人的生命。因为心理测评具有一定的隐私性,孩子对于心理测评这件事儿并没有提及。
凤凰网:网上有人认为:“学校固然有各方面的问题,但同校那么多学生里面,只有一个学生想不开,起码学校的教育没有达到极端的地步。因此,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才是此次悲剧的主要原因。”对于这样的言论,你是怎么看的呢?
宋清辉:我从来没否认我们家庭教育的失败,并且我们一直在深深自责自己。对于网络上的网友评论,我一直都是以包容的心态去看待,也会原谅那些骂人的网友。他们不是当事人,身在局外,可能不能做出非常客观的评论。在我看来,“骂”只是他们的一种表达方式,本意可能并非如此。
凤凰网:网上对你质疑及批评的声音,主要是三件事:一是认为中国人假期太多了,应该减半;二是“不买华为手机才是爱国”;三是“传播正能量”。对于自己因这三件事受到质疑及批评,你怎么看?
宋清辉:在我看来,网友的质疑和批评,大部分都是善意的,对我能够起到一定的警醒作用,应该感谢这些网友才对。若需要我发声的时候,我仍然会选择为他们发声。他们骂我,我选择原谅。
对于“中国人假期太多了,应该减半”论,网友可能并没有深入思考。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长期保持高增长,是无数劳动人民拼搏出来的。在现阶段国内、国外多种不确定因素的挑战下,保持高质量、稳健的经济增长是一项重要任务,越多的人放弃假期和努力工作,意味着越多的价值能够被创造出来,在我国没有取得全面现代化之前,未来我国假期可能不会增加。
对于“不买华为手机才是爱国”论,我是看到了有一些人经常打着爱国的旗号,实际上背后却在做着吸引流量、赚钱割韭菜的生意,出于经济学者的良心使然,说出了这句有些出格的言论。对于我的这句不当言论,在此也向社会各位道歉。实际上,截至今天,我仍然与华为公司一直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华为公司也曾多次邀请我前往华为总部参观访问。若有机会,我也会向广大网友传播我参观华为公司的见闻。
凤凰网:你发表过的帖文,很多都是“传播正能量”的,有人称你是“正能量大V”,你认可这个称号吗?你的“正能量”的观念是怎样形成的呢?有没有代表性的事件,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呢?
宋清辉:我认可这个“正能量经济学家”称号,很恰当。你看我的微博,几乎都是传播的正能量,虽然有时候也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但并不影响我传播正能量。学者存在的价值就是批判,以及建言献策,与传播正能量并不冲突。
“正能量”的观念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能与我近年来接触的正能量朋友、书籍等较多的缘故,然后逐渐沉淀了下来,并没有特别代表性的事件。
对于“传播正能量”,我一直在身体力行。即使我痛失爱子,我仍认为应以大局为重,选择原谅 —— 原谅自己,原谅他人,原谅一切。唯一的遗憾是,我们父子在一起的时候,我没有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觉察他的喜怒哀乐,这是我永远抹不掉的痛。
凤凰网:有网民说:“自己孩子走了,还有闲工夫第一时间在微博发帖。”认为你是在消费自己的孩子。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宋清辉:完全不是这样,消费自己的孩子是可耻的。之所以公布于众,我是希望他的短暂人生和悲剧能够产生一定的警醒效应和社会影响,避免今后出现更多类似的一幕发生。更重要的是,我用这种方式跟他告别。我们父子一场,虽然只有短暂的12年,我觉得也很值得。
凤凰网:你认为“没有走入孩子的内心深处,是我永远的痛。”你觉得,如何才能走入孩子的内心深处呢?
宋清辉:要想走入孩子的内心深处,首先要与孩子做朋友,而不是家长;其次是站在孩子的立场,想他之所想,并支持他的想法,鼓励他去尝试;最后,让孩子做他最感兴趣的事情,家长若有精力,最好也能够参与其中,与孩子共同成长。
宋清辉:孩子的妈妈从事教育行业,是一名老师,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一直都很重视。平时孩子的作业方面,妈妈管的相对多一些。自己孩子自己最了解,我和爱人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并没有明确的要求,每天只要求孩子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就行,更不会额外给他加作业。近年来,由于我经常外出参加活动,跟孩子交流的时间逐渐变少。相对而言,他有什么事情更喜欢跟妈妈讲,妈妈也会尽力帮助他,一起想办法解决学习以及生活中遇到的困惑、问题。
昨天(12月3日),是妈妈哭的最痛的一次,在一旁为孩子送行的学校校领导也是满眼含泪,深圳殡仪馆的两位工作人员,也来劝慰他妈妈。孩子走后,妈妈一直处于自责中,我告诉她我们一定要坚强地活下去,就是对孩子最好的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