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一个支点激活生命状态—“渡过”青少年之家(北京站)首期招募

  学能成长营     |      2024-09-16 06:57

  从第一期杭州线下亲子营探索针对抑郁困境青少年的支持方案开始。两年多来,“渡过”通过线上和线期线天线上营,以及形式多元的同伴支持方案,获得了家长们的认可。这些努力播下了种子,积累了经验,也培养了一支热爱青少年心理支持工作的团队。

  在青少年抑郁群体中,最为突出的现象是休学,以及与之相伴的缺乏人际交流、作息混乱、以游戏为伴等情况。家长着急,孩子也找不到突破口。

  应广大家长呼声,经过深入调研之后,我们计划在北京尝试成立青少年中心。以一个月为周期,通过“游戏、活动、课程、体验、出游”等方式,实现“让青少年们能走出家,聚在一起,找到一个支点,激活生命状态”的基本目标。

  陪伴:一是心理咨询师和康复陪伴者对青少年的专业陪伴,二是同伴之间的彼此互助支持。

  体验:强化听、说、读、写、劳的能力,形式上有视听+读书+写作+劳动(做饭,手工创作,生活技能、原创视频制作等)

  合作:强调人本主义合作精神,团体活动中相互看见。在体验中,加强情绪管理,通过社交改善人际交流方式。

  行动:强调知行合一,在实践中成长,在体验中学习。通过团队力量,实现“行动起来,改变生命状态的目标。

  户外活动:由老师带领学员以“户外爬山、奥森跑步、探访博物馆”等形式,走出去,动起来。

  午后活动:午后活动以休闲轻松为主,形式包括:电影沙龙、读书会、桌游、手工制作、专题讨论等。

  心理团体: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交互,帮助大家在不评价的氛围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改善与他人的关系,活动主题包括: 人际关系、情绪表达、自我探索、正念减压等。

  《渡过》系列丛书作者,“渡过”公号创办人,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健康中国年度10大风尚人物”。负责本项目整体设计。

  网名国宝贝,“渡过”陪伴者,“渡过”北京同城会及渡过运动群主。语言学硕士,曾在知名媒体从事采编工作十余年。2018年患重度抑郁住院治疗,2019年加入“渡过”社群,开始陪伴者实践,已陪伴近百人,陪伴时间逾四百小时。负责本项目的户外活动带领。

  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硕士,“渡过”北京之家心理咨询师。累计咨询时长1000余小时,擅长人际关系,个人成长,心理创伤的咨询辅导。负责本项目的心理团体带领以及一对一心理支持。

  ”渡过“北京之家常驻心理咨询师,擅长儿童、青少年及成人心境障碍的心理咨询与心理陪伴。负责本项目的心理团体带领以及一对一心理支持。

  “ 渡过”首批陪伴者,多次参与渡过亲子线下营,渡过成人线下营,与营员一起交流,疗愈与成长。曾组织过抑郁患友的同伴互助活动,多次担任公益活动的志愿者。负责本项目的团体陪伴及日常活动带领。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在读。曾任中科启智儿童发展中心实习咨询师,雪绒花学生心理帮助热线接线员、朋辈咨询师,在北京多所初高中兼职心理老师。曾带领青少年人际关系成长团体、青少年抑郁康复团体等。擅长陪伴青少年群体,相信每一位孩子身上都带着发光的坚持与希望。担任本项目生活老师,负责日常陪伴及活动带领。

  毕业于暨南大学,曾获中山大学心理学硕士保送资格。“渡过”往期线下营辅导员,参与过多次团体活动。在青少年公益组织提供志愿服务,有丰富的青少年陪伴经验,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担任本项目生活老师,负责日常陪伴及活动带领。

  北京大学心理协会会长,北京大学心理健康与咨询中心朋辈辅导员。就读于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带领与参与过多项长程团体及单次结构化心理沙龙。北京大学“鸿雁传心”公益书信活动负责人, 在CCTV心理访谈、北大心理人等公众号发表多篇心理学科普类文章。担任本项目内容老师,负责团体内容设计支持。

  13岁以上的青少年,有抑郁情绪或症状;有社交恐惧、考试焦虑、适应障碍;亲子关系紧张或有沟通障碍;社会适应较弱。

  需进行入组访谈,筛选组员需现阶段情绪平稳(无自伤自杀风险)、无对外攻击性、具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和自我觉察能力、对于心理咨询具有基本信任。

  费用包含:午餐费、户外活动费、课程活动费。不含从家至中心的往返交通费、住宿费。

  为确保家庭氛围的整体改善,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康复环境。对于加入班级的学员,父母需同步加入父母成长训练营。训练营采取小班制,每班不超过12个家庭。由最受家长信赖的魏强老师设计和带领,北京之家线下训练与线上授课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