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进国内高校优秀大学生对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科的了解和认识,加强与学院的沟通交流,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于6月24日举办 “2024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本次夏令营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优秀大学生报名,最终有120位同学获选入营,其中有60位同学参加综合素质测评。
6月24日上午,“2024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开幕式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一层报告厅举行。学院多位教师出席开幕式并就学院发展历史、研究生特色方向、特色课程体系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开幕式由副院长王维佳主持。
院长陈刚教授首先代表学院向来自全国各高校的入营学员表示热烈欢迎,随后介绍了学院的学术氛围、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势。他指出,当下我们正处于数字化发展的大时代,新闻传播学科是核心学科、基础学科。我们必须通过创新来适应技术的变化,而这需要大量年轻一代人才的探索和贡献。陈刚祝营员们能够在夏令营交到更多朋友、有更多收获,未来能够在北大校园里与各位同学相见。
副院长陈开和教授介绍了学院发展概况与学科建设情况。他指出,学院具有融铸中西的深厚历史底蕴、注重交叉的师资与专业特色、立足前沿的学科建设成果。北大新闻传播学科瞄准全球学科发展前沿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适应数字时代特点的新闻传播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为核心,以公共传播、全球传播、策略传播为学科增长点,着力解决新闻传播领域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目前,在学术研究、智库建设、产学研平台建设、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等方面均积累了丰厚的成果。
许静教授向营员们分享了健康传播专业硕士项目的情况。她指出,健康传播硕士方向的办学目标是优化北大医学的学科布局,培养大健康领域引领未来的人。在办学方式上,健康传播坚持“干中学”,贯彻PBL项目式学习理念,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同学们在校园主题活动、控烟辩论赛、健康传播影像展等实践活动中自主探索理论知识。在选拔要求方面,她强调,健康传播硕士项目的同学需要有全球视野、解决问题的能力、传播能力、首创精神与合作意识。最后,她希望同学们积极报考北大新传,在北大获取新知识,结交新朋友,开启人生新航向。
张慧瑜副教授向各位营员介绍了学院的实践与案例教学情况。在课程实践方面,他首先向各位营员介绍了“数字营销实战教学创新项目”。该项目重构了传统教学体系,坚持实战教学的理念,如今已经走过了十年历程。其次,他介绍了“非虚构写作项目”,并鼓励同学们用非虚构的方式去探究更广阔的社会和世界。在实践课程方面,他向营员们介绍了面向全球的海外实习调研项目和朝向基层的暑期(寒假)思政实践团。张慧瑜指出,社会性、公共性是北大新传的底色——新闻传播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有温度的、能参与的、能够改变社会的一种中介。
副院长王维佳副教授从开设背景、培养计划、特色课程、实习实践等方面介绍了国际传播专业硕士项目的情况。他指出,国际新闻传播方向是国家战略导向下的人才培养计划,着力培养能够理解数字时代传播规律、拥有广阔国际知识视野、具备整体国家安全观、熟悉全球科技与社会发展前沿问题,并具有专业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复合型国际传播领军人才。北大国新专业具备深厚的历史积累、雄厚的师资力量、丰富的国际化跨学科资源,为同学们开设了全球发展前沿问题大课堂、国别区域研究等特色课程,提供前往海内外央媒、央企实习的机会,让同学们真正扎根田野大地、贴近基层民生。王维佳表示,欢迎各位营员申请国际新闻传播的项目,并祝愿同学们能够在九月的推免中取得好成绩。
党委副书记卢亮通过丰富的数据和案例介绍了硕士生的毕业就业情况和学生活动。他首先介绍了往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详细分析了就业去向的特点和趋势,并对营员未来求职就业提出了五点建议:一是追求高远;二是探索自我;三是淡定从容;四是大胆选择;五是提升自己。其次,他对学院的品牌项目南门读书会、南门故事会、南门文化烩进行了介绍,并和营员分享新传学子在校内外各个平台展示自我、在实践中发挥专业特长的案例。最后,他祝愿各位营员未来能有机会来到北大,并从北大南门走向无穷的远方。
本次夏令营交流活动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全国高校优秀大学生之间建立了相互增进了解的桥梁,充分体现出北京大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传统。
原标题:《新传头条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4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成功举办》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