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学”古代已经有了。古人为了丰富知识和阅历,就会到外地游历,称之为“游学”。
1917年的一天,毛主席在《民报》上看到一则新闻,讲了两个中国青年徒步旅行了大半个中国。毛主席深受启发,也想出去走走。
由于是激情出游,所以他俩准备的东西都不多。此外,他们也想体会古人“游学”的那种类似“乞讨”,打秋风似地生活。
据萧子升后来回忆说:“最有趣的是克服困难。没有比身无分文却生活在陌生人的世界中,更为困难的事情了。我想看看自己能够克服哪种困难。”
同年7月,毛、萧二人从长沙小西门出发。他俩要闯的第一关“过湘江”。当时,有两种方式,一,坐收费的船,二,游泳。依照毛主席的游泳能力,完全可以游过去,但萧子升不会水。
这样一来,便只剩下了坐船。不过,俩人没得一分钱,怎么办呢?这时,毛主席与萧子升一合计,决定帮船夫乘船,就这样顺利地渡过了湘江。
“游学”是辛苦的,他们遇到的第二关“恶劣天气”。有一回,他们在游历到宁乡县时,天空突降暴雨,毛、萧二人浑身湿透,便跑进了一家伞铺买伞。
可两人没钱啊,怎么办?毛主席就现场作了一首诗给店主,全诗如下:“骤雨东风过远湾,滂然遥接石龙关。野渡苍松横古木,断桥流水动连环(缺两句)客行此处去遵何路,坐眺长亭意转闲星欧官方网站。”
毛主席要闯的第三关“饥饿”。还是在宁乡县,这天,毛、萧向一位叫“刘翰林”的读书人请求收留吃顿饭。
为此,他俩合作写了一首诗,毛一句,萧一句。全诗如下:“翻山渡水之名郡,竹仗草履谒学尊。途见白云如晶海,沾衣晨露浸饿身。”
刘翰林看过诗后,准备了丰盛的饭菜招待了两人。期间,他们还讨论了一些文学问题。
第四关“露宿”。进了村,就找农户借宿一宿。若是离村较远,那他俩就睡在外面。每次睡觉前,萧子升都会洗脚。如果住在野外,他就要求在河床休息,这样可以洗脚。
第五关“旁人的鄙视”。“要饭”是容易受白眼的。有一回,毛、萧二人遇到了一个态度很恶劣的老头,不但不给他们饭吃,还辱骂他们。毛、萧就用“赖着不走”的方式应对。
毛主席说:“讨饭并不犯法,只有残忍和心地不良的人,才拒绝给叫花子饭吃。”
第六关“对对联”。有一回,在安化县城,毛、萧去拜访该县劝学所所长夏默庵。几次求见,夏默庵都不理会。后来,夏默庵就出了一个对联,告诉他们若是对不出就不见。
一路上,他们边走边聊,去了很多的地方。8月16日,毛、萧回到长沙。毛主席后来回忆这段往事时,很感慨地说:“当年不带一分钱去游学,农民给我们吃的,给我们地方睡觉,所到之处,都受到款待和欢迎。”
这次社会调查,一个月的时间里,毛、萧一共走了900多里。途中,一半多是步行,遇到风雨、酷热等恶劣天气,以及饥饿,旁人的白眼等等磨难。不过,每次他们都能想出办法,予以应对。
二、对中国国情有了进一步了解。通过游学,毛主席看到了社会的不平等,官员的腐败,中国的落后,百姓的疾苦。这为他后续从事社会调查,作了铺垫。
后来,毛主席所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的情况”等等,就是那时候的启蒙。
三、志向有了巨大的变化。游学回去不久,毛主席就给老师黎锦熙写信汇报自己的体会。
在信中,他写道:“欲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之心,而不徒在显见之迹。动其心者,当具有大本大源。今日变法,俱从枝节入手,如议会、宪法、总统、内阁、军事、实业、教育,一切皆枝节也。”
毛主席追求的“大本大源”在游学中没有得到解决,但他立下了探索大本大源的志向。
为了深入地探索“大本大源”,毛主席首先学习湖湘文化。湖湘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城南书院”、“岳麓书院”和“船山学社”。
1917年秋,在杨昌济老师的帮助下,毛主席曾在岳麓书院的半学斋学习过一段时间。当时,毛主席住的半学斋的窗户,正巧对着讲堂的大门,每天开窗就能看到四个大字“实事求是”,这给毛主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除了学湖湘文化,毛主席还努力学习西方文化。据说,西方著名学者杜威、罗素到长沙讲课时,毛主席积极参加,并担任记录员的工作。
在学习的过程中,毛主席越发地发现,要改造国家就要团结一些先进分子一起奋斗。
1918年4月,毛主席、萧子升等人组织了一个进步团体——新民学会。这个组织做了很多大事,诸如,赴法勤工俭学、声援五四运动、驱张运动等等。
1921年,新民学会分成了两派,一派以毛主席、蔡和森为代表,主张走革命道路;一派以萧子升为代表,主张走改良道路。
中国成立后,新民学会自动解散,78名会员中,有毛主席在内的近40多名加入了,走上了革命道路。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